深秋时节,田野里不见了绿色的葱茏、金色的丰腴,一切似乎归于沉寂。然而,行走于台吉镇这片土地上,我们却丝毫感觉不到秋去冬来的落寞与无奈,那一幕幕收获的场景,那一个个分红的场面,那一张张愉悦的笑脸,正在成为这个季节最美的风景。
2018年,台吉镇党委、政府继续坚持以产业扶贫为主线,严格按照贫困退出“685”标准,突出精准脱贫理念,集中整合资源,突出“一村一社、一村一品、一村一业”,积极探索“党支部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脱贫攻坚新模式,走出了“合作社里建支部,带着建档立卡户,‘双强’‘七好’共致富”的发展之路,实现了村村有特色、叠加全覆盖,在希望的田野上描摹出了一幅幅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美好愿景。
甜蜜的收获
宋庆花,坤头波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,一个人抚养着正上小学的孙子。去年6月份,记者到这里采访的时候,老人还在为给孙子买辅导材料的钱而发愁。转眼间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,11月7日,在众诚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,我们又遇见了她。看得出来,老人的精神状态比去年好多了,话也多了起来:“今年,我在合作社打工挣了一万多,年末还有分红,日子比过去强多了。”
在众诚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,像宋庆花老人这样的贫困户有32户。
合作社理事长林海春介绍说:“2018年,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亩,与通辽凌云海糖业有限公司签订了450亩甜菜订单种植合同,同时种植黑小麦100亩(下茬种植白菜)、辣椒100亩、大葱20亩、西瓜20亩。一年下来,合作社实现纯收入35万元,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上缴利润3.3万元,贫困户用工支出13万元。”
为了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,合作社已经与沈阳农业大学签订产学研协议,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化形式,倾力打造精品农产品生产基地。9月21日,林海春作为农民代表登上了朝阳市首届农民丰收节的大舞台,并与万达万维超市签订入驻订单,让合作社生产的黑小麦和葵花籽油走进超市,实现农超对接。
山村的品牌
蓖麻、西瓜、大葱、矮油葵、辣椒……2018年,哈只海沟村的田野里可谓琳琅满目。“今年,我们用‘哈只海沟’的名字注册了大葱和西瓜两个商标,都卖上了好价钱。”哈只海沟村台吉哈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井福说。
哈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1月。今年以来,按照“党支部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扶贫模式,台吉镇党委、政府以此为载体,建设1000亩精品扶贫果园。栽植优质食用杏“果汁鲜”和大黑山“辽梅”500亩、早金酥梨280亩、磨盘山楂220亩。
为了确保入股农户在果树进入盛果期之前能够获得稳定收益,合作社千方百计在发展林下经济上做文章。2018年,种植蓖麻、西瓜、大葱、矮油葵、辣椒等经济作物300亩,实现收入12.5万元,带动本村和周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、223人,每户分红1000元。
一年忙下来,朱井福心中还是有着一些小小的遗憾。年初,合作社与辽宁民众服务有限公司以每公斤4.8元的价格,签订了220亩的蓖麻购销合同,由于天气干旱,原本想通过蓖麻叶养蚕的想法不得不暂时撂了下来。
“种蓖麻养蚕确实是一个好项目,4月25日开始种植,到7月份就可以用蓖麻叶养蚕,一亩地能出2000多块钱。明年不管想啥法儿也得把蚕养起来,把哈只海沟特色农产品的牌子打出去,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。”面对未来,朱井福信心十足。
分红的喜悦
11月7日,是郑家窝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的日子。和其他贫困户一样,70岁的朱桂英老人的银行卡里也多了1000元钱。
2018年,对于身患心脏病的朱桂英老人来说,是难忘的一年。这一年,她告别了住了40多年的老房子,搬进了村里统一建设的新房;这一年,她被安排到合作社打零工,前前后后不到3个月,竟然有了4000多元的收入。
这一切,让孤身一人的朱桂英老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信心。
作为朝阳银行精准扶贫示范村,2018年,郑家窝铺村依托丰兴源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,流转土地310亩,发展温室蔬菜和经济作物,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、171人。
一年来,在朝阳银行的金融扶持和辽宁大学的对口帮扶下,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22栋、2900延长米,嫩绿的秧苗妆点出满目春光。与此同时,210亩油料、红薯、大葱、高粱等经济作物喜获丰收,实现经济效益25万元,带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分红1000元。
“为了确保贫困户获得分红,我们在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的同时,进一步加大了合作社的管理力度,资金使用由村和廉勤监督委员会监督,通过‘四议一审两公开’等措施向管理要效益,以合作社效益的最大化推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。”郑家窝铺村党总支书记崔本凯说。
温室的春光
走进东台吉村玉良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,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春意。绿色的枝蔓、黄色的花,还有花一般的笑靥,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春天画卷。
玉良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,如今成员已经发展到269户,土地经营面积1160亩,2018年,种植酒高粱632亩、玉米432亩、西瓜40亩,全年经营收入87万元,比去年增收22万元,合作社成员户均收入3200元以上,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、212人,每户分红1000元。
作为主打产品,温室蔬菜一直是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、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支撑。据合作社理事长朱明志介绍,合作社现有高标准温室大棚28栋3000延长米,目前这茬西红柿大约在12月中旬上市,如果价格看好,收益可以超过百万元。
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,在温室大棚的蓄水池里竟然有几十条鲫鱼在游动,大的差不多有三四两左右。面对我们的疑惑,朱明志解释说,这是他搞的实验,明年还准备试养锦鲤,建垂钓园,搞特色采摘,力争通过几年的时间,把这里打造成集观光、休闲、娱乐于一体的绿色农庄。
村村有新项目、村村有新产业、村村有新特色,2018年,台吉镇产业扶贫高潮迭起,亮点纷呈。
——台吉君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“442”生态产业扶贫项目基地种植酒高粱、辣椒,林下套种西瓜、板兰根、辣椒、绿豆等经济作物,实现收入45万元,稳定带动坤头波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、140人,每户分红1000元。5月24日,全省“五个一批”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会在此召开。7月27日,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求发莅临基地进行工作调研。
——以党建为统领,建设台吉镇育苗基地项目,由第三方绿之源有限公司经营,流转宋杖子、东台吉、西台吉、坤头波罗4个行政村土地2100亩,栽植银杏、白腊、糖槭、五角枫等绿化苗木,林下种植矮油葵、黄豆、中草药等矮科经济作物,预计2019年收入105万元,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2户、182人。
——镇党委、政府结合本镇实际,精确选址,在东台吉村北山整合荒山资源,建设村集体产权的养猪场。在帮扶单位朝阳市委办的协调下,争取到省级壮大集体经济示范村项目200万元,用于基础设施建设。2018年5月注册台吉忠春生猪养殖场,与正邦集团签订回收订单,建立家庭农场,按照股份分红,预计年末建成投入使用,2019年将带动东台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、192人,户均实现分红1000元。
与此同时,台吉镇联村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实现并网发电,年发电量可达450万度,每年预计总收入337.5万元,预计带动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404户、785人,每户年均收益1000元以上,实现叠加扶贫,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产业支撑。
……
从台吉镇产业扶贫的飘香硕果,看北票脱贫攻坚的旌旗猎猎。黄土地上,我们用奋斗和汗水描绘小康愿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