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时节,硕果飘香。走进台吉镇众诚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辣椒种植地块,更是一幅岁稔年丰的喜人景象。人们或是采收、或是装运,火红的辣椒映红了张张笑脸。
看着丰收的田野、忙碌的人群,该镇领导高兴地说:“今年通过三权分置,我镇在坤头波罗村成立了众诚土地股份合作社,流转了540亩土地,栽植了辣椒、毛豆等经济作物。其中,四组7队村民全部加入到了合作组织。预计到年底,合作社可实现收入150多万元,户均增收可达4200元。”
随后他讲,三权分置改革,不仅促进了土地集约化,壮大了产业规模,而且实现了效益最大化,增加了百姓收入,多方共赢。
——这是台吉镇借助“三权分置”盘活土地资源、释放土地红利的有效实践,也是我市推进农村土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,破解传统农业发展困局的一个缩影。
据了解,自2014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站在“强农富民”的制高点,率先在北四家乡和娄家店乡开展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,进而拉开了农村土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的序幕。随后在2016全面推进了此项工作的实施。
事实证明,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,有效解决了土地面积不准、界线不清等问题,保障了农民权益,并且摸清了村级资产底数、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。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土地流转,构建起了“农业发展、农民增收”的新格局。
截至2017年6月底,我市通过土地确权登记,已依法清理集体机动地5.89万亩、山林地71.31万亩、四荒地12.03万亩、园田地2.86万亩。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发包收入达810.03万元,其中,发包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有16个,5万元至10万元的村有28个,2万元至5万元的村有37个,2万元以下的村有94个。
同时,我市农业共营制新型经营体系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,产业结构调整迅速加快。目前,全市已经成立农业土地股份合作社204家,其中2017年新组建175家,入股成员总数达到1.32万户,并且吸纳了16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,开启了脱贫攻坚的动车。产业结构调整方面,今年累计发展辣椒15万亩、杂粮20万亩、小麦1万亩、甜菜1万亩、烤烟1万亩、中药材2万亩、油料作物2万亩,同时新增保护地面积2000亩。
特别是土地流转方面,我市采取政府引导、村委协调、典型带动等措施,积极引导农户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化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农业龙头企业等流转,发展适度规模经营,取得一定成效。仅2017年,全市便新增流转土地面积14.23万亩,占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总面积的13.7%。
土地流转后,农户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。“以前家里地少,扔了可惜,种吧还挣不了几个钱。现在,自己既有土地租金收入,又能通过打工挣钱,两全其美。”不少流转土地的农户如是说。
在台吉镇众诚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,合作社理事长林海春告诉记者,当地的农民在把土地流转出去后,有的去城里“淘金”,有的做小买卖,有的在合作社打工挣钱,每家每户的收入都有所增加,日子过得非常滋润。